2020年11月28日,2020产教融合-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锋论坛在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主办,安徽奥斯科公司承办,安徽省内近30所院校的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参加。
互联网已成为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国家主权的新疆域。打好网络空间领域防御战,构筑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钢铁长城已刻不容缓。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人才缺口超过140万,并向200万迈进,在网络安全威胁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如何加速培养高层次网络安全人才,已成为各领域重要研讨课题。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论坛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报告有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方针,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有效实施。
论坛峰会上,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副主任、网络安全专家沈传宁分享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情况;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朱洪亮教授分享了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及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义进行了“产教融合--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主题分享;网络安全服务企业、设备厂商等根据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规模,结合用人单位的现状给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建议。
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更要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因此,产教融合是院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有效解决方案。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开拓了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实现了师资培养、教材共著、靶场建设(模拟化物理环境安全实训平台和网络空间攻防实训平台)、考试认证(NISP证书体系)以及就业推荐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实现了“可复制、可移植”的标准化体系,可快速帮助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项目申报。
各院校代表就网络空间安全的学科建设、NISP证认体系、网络攻防实训平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
此次高峰论坛的胜利召开必将促进安徽省各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进程,同时带动其他地区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专业建设、学生高薪就业、培养和搭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